墨染清浅绽才情一一走进画家张惠民的艺术视界

2025-03-23 来源:中国画刊 浏览:5652 次

        张惠民,号黄山松、汉族,1964年7月出生于古徽州歙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新安画派三张(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画刊网年度推荐艺术家,天下藏玩艺术平台签约画家、安徽庐上书画院副院长等。

       曾祖张翰飞是民国时期著名画家、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华书画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张翰飞与黄宾虹、汪采白曾被誉为“新安三雄”,张翰飞乃三雄之首,为安徽省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祖父张君逸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获双学士学位,为中国画学研究会会员、中华书画研究会会员,曾任安徽省艺术学院教授,同时也是民主爱国人士,如今黄山石壁上“大好河山”“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摩崖石刻均由张君逸及其同僚当年创作、题写。 
 

       叔父张仲平对新安画派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过卓著贡献,探索和实践其"水乳交融"山水皴法数十年,其笔下的黄山风骨苍劲,气势磅礴,在当今画坛形成广泛的影响力。2011年7月,张仲平将其祖父张翰飞、父亲张君逸连同自已创作的共130幅书画作品,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院永久收藏。同年,安徽省博物院为新安张氏三代举办书画收藏展,并出版收藏专集。2013年7月, 张仲平荣获“全国第六届‘薪火相传一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同年10月张仲平巨幅作品《黄山迎客松》被中南海收藏。2018年4月, 安徽省博物院、安徽中国徽文化博物馆联合在黄山主办题为“翰逸神飞一一新安张翰飞 张君逸 张仲平三代书画展”,共展出60余件精品佳作,彰显了新安画派张氏三代在徽州绘画史上的重要贡献,为观众呈现了新安画坛演变脉络的崭新视角。


       2021年6月,经过专家组层层评审,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新安画派三张(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大红袍”,新安画派三张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从此被载入画坛史册。2023年11月6日,张仲平先生作为人美“大红袍”出版30年来健在的艺术家,应邀赴京参加“迈上新时代创作高峰——人美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并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终身签约画家。2025年初,由中国文联文献出版社编辑的《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张仲平国画作品例论》出版发行,受到书画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新安三张(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的历史地位和笔墨精髓深深地感召着张惠民朝着艺术大道执着前行。张惠民自幼耳濡目染,受祖父张君逸、叔父张仲平影响,酷爱书画,尤其受到叔父张仲平耳提面授,其绘画技艺日趋精进,多年来,笔耕不辍,逐渐形成个人鲜明的绘画持色,其笔墨清新,雅俗共赏,深受张仲平先生及多位艺术前辈的夸赞。曾为安徽广播电视台“盛世丹青”栏目推荐艺术家,合肥晚报书画院特聘画家。


      1994年创办新安艺术社,旨在传承新安张氏笔墨精髓,弘扬新安画派人文精神。在基层工作期间,张惠民曾任黄山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歙县徽城镇新安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黄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山好人”等多项荣誉。2019年,在“徽墨流韵 盛世丹青——纪念改革开发40周年合晚全媒体书画大展暨年度推荐艺术家”活动中,张惠民经传媒推荐及专家推选,被评为“2019 合晚融媒体年度推荐中青年画家”。


       著名艺术评论家郭因老先生曾为惠民同志提藏头诗一首:“惠泽一方,民众云生,同心协力,志在辉煌。”并为新安艺术社题写牌匾。著名画家陶天月老先生曾评价其作品:“其山柔润,静穆,笔墨在意趣之间涤荡着憨实与诚朴的人文精神,有新安画派张家之遗风,前途不可限量也!”


张仲平大师在教授张惠民绘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