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关注】张向东的花鸟世界

2017-05-18 来源:中国画刊 浏览:15484 次

艺术简介:

        张向东,男,1964年9月生于亳州,美术高级讲师。1988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4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班。

        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亳州市美术书法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校长、亳州市文联委员、亳州市书画院特聘画家、亳州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画作品展并有获奖,曾在北京、阜阳、亳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联展。出版张向东书画作品集花鸟卷。


    苏东坡云:论画贵形似,见于儿童邻。

  故而,绘画艺术中最具东方神韵表现特色的便是写意画。

  写意画传承发展到今天,产生了许多代表性画家。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安徽实力派画家张向东先生。



  生于六十年代中期的向东先生,自幼受学养深厚的家父薰陶喜爱书画,及至少年即拜李可染真传弟子颜语为师习画、入古谯书法名家罗舒庭门下学书,书画同研的童子功底为他的写意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毕业于阜阳师院美术系并获得文学学位,加之后又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的科班经历,为他今天成为写意大师提供了可能。



  张向东,工书法。其花鸟写意最大的成功和亮点,就是以书为画、书骨画神,深谙书画同源之真谛。他的写意画迥异于他人之处的是,画中凸现的气势之美、意态之美、抽象之美、韵律之美。其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透露着书法的抽象和趣味,即使离开所画的具体物象,单独欣赏一笔一画、一点一块,无不令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张向东书画同研、互为根生,其画格自然高于他人、异于他人,其艺术特点跃然纸上。



  无论写意山水,还是写意花鸟,都贵在具有超然物象之外的神髓。若画不能现其神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矣,不能称之为画。当下,不少写意画家的死穴即在于此。破解这一死穴的根本便是画家的学养与灵性。张向东特别注重画与意的互补,他善用的互补手段便是写意与书法相结合。如 《国色天香》系列,他不仅心机独到地画几丛牡丹,更有意趣的是将刘禹锡、王维的诗句断章书于画面,其境自然就高于他人。

  张向东精花鸟。看得出,他以千花万树为师、取数百虫鸟灵性,谛视熟察,其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一枝一蔓、一羽一爪,皆飞扬处现神气、细微处似纤发,生机盎然,趣味无穷。其画作 《秋实》、《听雨》、《蕉下》等,恣肆的泼墨如大海扬波,无不呈现其信意落笔,汪洋生动,超自然之妙趣。



  花鸟写意,意是出发点也是落笔处。

  立意即立势,谓大写意的前提;落笔之前不胸中有画、熟稔于心,就没有大疏大密的笔墨气势,更不会实处迸发,虚处载神。张向东的写意境界,于点、线、墨奇异的交错和组合中,或梅兰幽香、或竹菊秋冬、或虫蝶展翅、或鹤鹂静气、或夏荷绿藤,无不淋漓酣畅、纵横奔放、寄情抒怀、以意通神。我以为他的代表之作便是 《紫气东来》:铺天盖地的紫藤,勾勒出凌空飞泻的花瀑,险绝的泼墨中,九只飞雀迎风翱翔、穿插一抹抹紫色的流云中,灵动、飘逸的哲学意趣飞扬纸上。



  观张向东的花鸟扇面系列作品,可知“意”除了源于他对自然美的体验和感悟之外,更多地却源于他的心境意绪。他的画多有灵感乍现的神来之笔,真可谓意从心出,心情及人格气度融为一体,由此便生成雄壮、大气、厚重、凝练、苍凉、神气的画风。



  上品的写意,必定是超形而出“神”。

  意、态、韵、姿、情、趣,是写意画出“神”的基本元素。具备此功力方能将生命的体验、自然的道悟、卓然的追求聚于笔墨,由内向外蓬勃呈现。向东的花鸟画每一幅都是一个有情感温度的“生命体”,都“活”在读者面前;画作置于面前,哪怕你是惊鸿一瞥,也绝不会无动于衷,因为,他的画作有“神”在召唤。



  花鸟写意,无“气”难成极品。

  出“神”之后,这个藏在意态背的“气”之精灵,方可生发。画之大局以气为主,泼墨所以行气,气得则形体随之,无不如志。气则来源于人的心灵深处,是画家内在气质的外化,承载着生命的禀性、洋溢着生命的华采,又恍兮惚兮,飘忽不定,这样的笔墨气象方能追本溯源,回归生命的大自在。紫藤、荷花是张向东画得较多的题材,观其画作,均得“气“之佳境,道法自然、自静闲适之气,镜像出他得道至简的心境。



  画,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归如其人也。

  张向东的写意画温醇、秀颖、沉毅、利落,筋骨、血肉、神气逸然。天命之年,华发归丹青,人墨俱老、笔墨烂漫之峥嵘气象扑面而来。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他的画俨然超越了“形学”而升华为“人学”。

  因此,在当代写意画家的阵列中,我们有理由对向东先生的画,充满期待和想象。

(文/杨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