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保护加固墓葬壁画

2016-01-27 来源:中国画刊 浏览:8197 次

                           ——切割青砖支撑体法

  2014年初,在河北磁县磁州镇西来村西北溢泉北路施工现场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葬,经考古发掘及相关考证确定该墓主人为北宋大将韩令坤。其中在甬道东壁发现一组精美壁画,长2.1米、高1.8米,共有男性人物七位,均为站立姿势,面朝南。壁画中的人物面部较为饱满、红润,均有胡须,表情较为严肃,手指较为纤细,着红色幞头、腰着白带、手持礼器。整幅画面格局新颖、线条流畅,是磁县难得一见的北宋初期墓葬壁画。

  该墓葬处于一个距现地表深约3米的大坑中。从文物保护角度考虑,墓葬在考古发掘后,深埋于地底的文物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原有保存环境中的平衡被打破,强烈的日照、剧烈变化的温度、湿度以及微生物都会对壁画的保存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雨季雨水的积聚破坏等因素也会导致墓葬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其中的大多数变化将是破坏性的,对壁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急需对其进行保护修复。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偏光显微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检测等测试手段,可以确定颜料层使用的颜料包括红色颜料(赭石)、黑色颜料(主要为炭黑,部分黑色线条为青金石)和白色颜料(碳酸钙);地仗层只有一层,且较薄,厚度在0.2~0.5厘米之间,内含直径约为1毫米的白色颗粒(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石膏),混合当地泥土,另外偶见少量植物纤维痕迹,结构较为粗糙;支撑体为青砖及当地的料礓石,和地仗层的连接较为紧密,青砖之间通过黏性黄土、白灰等结合在一起。

  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及现场试验,本次保护修复采用连砖切割揭取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在现场切割支撑体青砖,然后将画面层、地仗层与切割的青砖支撑体提取回室内进行下一步的保护处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墓葬壁画的保护手段主要有几种:一是揭取法(这里主要指揭取颜料层与地仗层),二是整体提取法,三是套框法。其中揭取法使用最为普遍,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壁画的重量,但会破坏壁画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而连砖切割揭取的方法一方面最大程度减轻了壁画的整体重量,也同时保证了其结构的完整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此方法最关键的地方是如何确定切割砖体的厚度。砖体的厚薄程度一方面决定了壁画后期的重量,另外切割点离画面层越近,产生的震动越大,对画面的影响也会越大。要在保证壁画绝对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切薄砖体厚度,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权衡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此次修复保护的壁画,其墙体厚度为36厘米,砖体规格为36厘米×18厘米×6.5厘米,单一砖块平均重量约为9千克(刚开挖时称量,较潮湿),壁画支撑体砖块数量约为324块。该壁画北部支撑体的构成为上2/3为青砖,下1/3为料礓石,如果整体提取,支撑体的毛重为2916千克(将料礓石的重量折算成青砖的重量),加上画面层、地仗层以及前后托板等,总重量将接近3500千克。重量太大会给后期的搬运造成较大麻烦,而且后期的展示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由于料礓石与背后的料礓石块已形成一个整体,将其切割到和青砖一样的厚度时,是否能够继续支撑上面的砖体重量,其与青砖之间是否会出现断裂等,这些都是需考虑的问题。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切砖过程中稍有不慎,砖体很容易松散,进而造成前面画面层的破坏。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由于支撑体砖体的砌制十分不平整,导致本次修复的壁画表面凹凸不平,最低处距水平面有3厘米,最高处比水平面高出2厘米,凹凸面积占到整个画面的20%。

  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不断修复方案,确定了分两次对砖体进行切割的方案,并且在切割过程中边切割边加固。第一次是现场切割,厚度为7厘米。切割后的壁画搬运回室内,经过近一年的砖体干燥后,再进行二次切割。因为切割处离画面层越来越近,所以每一步操作都要倍加小心,稍有不慎将会造成画面不可逆转的破坏。在项目组工作人员的精细操作下,切割后的支撑体厚度为1.5~4厘米,没有造成画面的任何破坏。砖体的平均厚度约为3厘米,总重量为150千克左右。

  切割后对砖体表面进行擦洗、砖缝加固,待干燥后,采用环氧树脂黏接玻璃纤维布的方式对砖体进行再次加固。此次保护共施三层环氧玻璃纤维布,待固化后用环氧树脂将九宫格不锈钢架黏接其上。不锈钢架的四周用螺丝连接四块钢板,钢板的厚度以到壁画四周边缘砖体为止,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保护边缘砖体的作用。

  据文献报道,环氧树脂具有不可逆性,给文物的二次修复造成一定困难。本方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实施中环氧树脂仅与青砖接触,未与壁画的地仗层、画面层直接接触,一旦环氧胶老化后,可采用物理手段进行去除,另外也可再次切割一定厚度的砖体,给二次修复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

  此方案加固的壁画到目前为止保护效果良好,为墓葬壁画的保护探索了一种新方法,在此提出供同行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