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奇山,擎天中一柱!天意何敢当,我自出云上。
此诗为观师晶先生版画巨制《天柱神韵》之瞬间所感,然置身于画前,乃恨诗之意犹不能尽画之境焉。
自神思妙构至脱落纸上,《天柱神韵》历时一年,乃成!
巨制之成,非一山之摹,一画之就,乃民族文化之承,华夏精神之立,时代旋律之响!
因缘际会,欣逢高人。师晶先生制此巨作于逍遥津版画工坊,历时一年,余有幸亲睹亲历,与有荣焉。

《天柱神韵》
天柱之起,载渴载辛,几度增删,数易思构,三临主峰,揣虑万千,方得定稿:中天一柱,霸气兀立;云松劲托,环拱遥侍;岩寺塔桥,远近掩映;摩崖石刻,幽微可察。形神奕煜,倍觉震撼。
天柱之刻,精准灵动,遒劲繁密,望而生畏!一画七幅合,一幅五版分,需制似台案之大刻板,共35张。刻其一版,需半到一月。如此,仅刻完,便须一年半。然竟十月余完成,殊可叹焉。版巨而刻细,线条密匝,穿插迂回枝杈繁复,纤如蛛丝,望之乱目!先生不厌其烦,常自早八时前至晚十时,目不离案,刀不离手,夙兴夜寐,縻有朝焉。
天柱之印,繁杂精密,不可备述。一次付印,辄有调色、滚墨、对版、压印、补色、挂晾诸多工序,每道工序需铺陈有序,毫厘不爽,否则前功尽弃。一版之内,层层上色,色色相叠,必潜心设计,精密掌控,方能以五色而呈十彩。用色竟打破禁忌,以红黄蓝三原色设色布局,云蒸霞蔚,绚丽璀璨,以至动人心魄。细思其技,尊法度而拓前贤,守正出新,实为创举。每次印,色彩均无重复,且各有韵致,令人叫绝。
而刻印寻间,先生制《天柱神韵》,又建版画工坊,启教材编写;办庐阳版画班,推版画进课堂;开艺术讲堂,策青年版画家展;可谓不忘恢宏己道,刻教相成,力求版画之艺发扬光大焉。
巨制之成,成之于人。人立则画成,先生应是深谙此中奥秘。勤勉创新更奋力鼓呼新徽派版画,自我砥砺更不忘提携同行后辈,打磨精品更大力推动师生版画教育。在制画最紧要之际,依然倾心于版画教学。其思其行,可嘉可赞焉。由是知,天柱,画自然,更画人心!天柱磅礴大气之态,高远担当之魂,不独其内在修养境界之显现,更乃新时代君子风范之彰显。
文化丕成,民族是昌!人立,于是,画成;画成,于是,人立!
是为之记。
袁红卫
艺术简历:
师晶,1968年7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首批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
创作的作品先后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八、九、十、十一和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 版画《涅槃》获“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金奖。版画《革命家王稼祥》入选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安徽名人馆创作大型版画《一代宗师黄宾虹》《教育家陶行知》《抗日名将孙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