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将在合肥举办

2017-01-26 来源:中国画刊 浏览:19586 次

        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 扬州八怪研究院主办,安徽省黄山书画院 、扬州尚水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协办的“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将于12月25日—12月29日在安徽文联美术馆(经开区徽园内)举办。

范曾、康宁(北京)《衙斋听竹》


郭公达(安徽)《佛国大九华》

王涛(安徽)《广陵行》

         “扬州八怪”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艺术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其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与历久弥新的文化影响力,感召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并不断引发国际艺术界与学术界的瞩目与讨论。为继承与弘扬“扬州八怪”的创新精神,彰显中华传统国粹的魅力,促进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与扬州八怪研究院联合扬州八怪研究会、扬州八怪纪念馆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第二届“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朱松发(安徽)《翠竹溪》


 刘廷龙(安徽)  


周彬(安徽)《君子之风》


倪悦(扬州)《好画绝倒图》


        扬州历史文化里有两座至今无人能企及的艺术巅峰,即“扬州八怪”和扬州画派,某种意义上说这两座高峰都是徽商帮助打造的,都与徽商关系极大。徽商、徽州文化与扬州有不解之缘,亦贾亦儒的徽商推动了扬州经济文化的极大繁荣,也促成了扬州八怪、扬州画派的产生。


王苏平(扬州)《雪竹和鸟》

刘方明(扬州)《晨醒还梦图》


        此次在合肥举办的第二届“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邀请了有志于传承弘扬扬州八怪文化的80多位书画名家、征集了300多幅书画作品、出展了200多幅精品,谨以‘扬州八怪’的名义,带着初心,走进安徽、走近徽商,来感恩、来汇报、来奉献,也是来表达信念、履行责任、担当使命和携手共进。在所展出或所刊出的作品中,有诗有书有画有印,有山水有花鸟有人物,有名家有新人有‘扬州广陵五子’。这些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若隐若现地都在表达着扬州八怪汲古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表现着扬州八怪自觉自信、书写性灵的笔墨语言,其中似乎也流淌着当年扬州八怪和当今扬州八怪文化传承人对徽州文化、徽商儒风的感恩之情。


谢宗君(安徽)《殇》

戴顺智(北京)《牧童》

        “八怪新韵”画展旨在传承和弘扬“扬州八怪”的艺术创新精神,在国学中兴的新时代高举“扬州八怪”汲古创新的旗帜,鼓舞当代书画艺术工作者深入学习传统艺术精粹、大胆发抒艺术性灵,树立坚定的民族文化自尊与自信,引领时代潮流,自强不息,从而使当代的中国画创作以中华文化特有的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为了感恩徽商当年对“扬州八怪”形成的影响,画展开幕式当天还将召开“扬州八怪论坛”主题研讨会——“不忘初心” 徽商文化与扬州八怪。


徐若鸿(安徽)《雅室闲适图》


许凯(扬州)《有余图》


        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一个书画主题邀请展,更是扬州书画艺术家对徽州文化和徽商文化的感恩展,与徽州艺术家的交流展。展览的成功举办必然会对“扬州八怪” 和扬州画派的研究及在当代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对徽商及徽州文化艺术的再研究与再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王雪峰(扬州)《人生如戏之二》


郑国定(扬州)《万壑烟岚》

(以上图片因排版需要,排序不分先后)

感恩徽商    不忘初心

        什么是不忘初心?语出自于《华严经》中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即: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一定能得到成功。诗人席慕容说:‘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在极深极深的内里。这个内里就是初心’;作家张晓凤说:‘我爱上初这个字,并且提醒自己每天清晨都应该恢复成为一个初人,每一刻都要维护住那一片初心’;作家林清玄说:‘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从自己身边擦过吧!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主持人白岩松说:‘我们都走得太快了。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我要等等它……’;企业家俞敏洪说:‘历经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标志’;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说:‘急功近利,只是聪明者的生存哲学;平和宁静,才是大智慧者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扬州老乡星云大师也说过:‘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经历那么多挫折,始终不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记最初为了什么,就会心甘情愿’。可见,不忘初心,是一种感恩、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进取,也是一种奉献。
        在冬日里,在新年前夕,我们扬州八怪研究院邀请了有志于传承弘扬扬州八怪文化的80多位书画名家、征集了300多幅书画作品、出展了200多幅精品,谨以‘扬州八怪’的名义,带着初心,走进安徽、走近徽商,就是来感恩的,来汇报的,来奉献的,也是来表达信念、履行责任、担当使命和携手共进的。在所展出或所刊出的作品中,有诗有书有画有印,有山水有花鸟有人物,有名家有新人有‘扬州广陵五子’。这些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若隐若现地都在表达着扬州八怪汲古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表现着扬州八怪自觉自信、书写性灵的笔墨语言,其中似乎也流淌着当年扬州八怪和当今扬州八怪文化传承人对徽州文化、徽商儒风的感恩之情。
        无论是300年前的扬州八怪,还是今天的扬州八怪文化传承人们,尤其是扬州的书画艺术家们,都得感恩徽州文化和徽商儒风。扬州历史文化里有两座至今无人能企及的艺术巅峰,即扬州八怪和扬州画派,都与徽商关系极大,某种意义上这两座高峰就是徽商帮助打造的。清代的徽商,在明清时期国家重商政策的驱动下,日益崛起。而此时的扬州,也由于无比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盐漕转运中心和商业繁华之城。于是,徽商与扬州便结下不解之缘。亦贾亦儒的徽商到了扬州后,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共同基因,将徽州文化与扬州文化的因子结合一道,再加上商业的‘酵母’作用,终于推动了扬州文化的极大繁荣,也促成了扬州八怪、扬州画派的产生,还促成了扬州戏曲、曲艺、饮食、沐浴、园林和建筑的兴盛。最为典型的是扬州八怪这个艺术群体、艺术高峰,就是那个特定时期徽商与文化人以商促文、以文提商、文商合力、互为作用的结果。那时候,先富起来的徽商,多好读书、好蓄古、好书画,常与书画家切磋交流并供养。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郑板桥,很早就得到了徽商马曰琯生活上的接济,让他渡过了生活上最拮据的时光。我曾在扬州马氏的小玲珑馆内,看到过郑板桥所写的一副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可见马郑的关系不一般。扬州八怪之一的歙县人汪士慎出身于贫寒人家,初到扬州时无法立足,也是亏了马氏兄弟的扶助,后来才得以声名远扬。当年,马氏兄弟在扶持艺术上不吝钱财、乐此不疲、长期不懈,还带动了更多的好于此道的徽商,使扬州八怪的大量作品得到收藏,或藏宝于民,或走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世的扬州八怪作品有8000多件。这些艺术瑰宝,每一件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能代代相传的无价之宝!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上的扬州八怪要感谢徽商,今天的人们更要感谢徽商。
        当然,我们感恩徽商,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从经济上以商养士、以商促文。我们更要感恩的是徽商的崇文重教、亦贾亦儒、乐善好施的精神。在当年的徽商中,就有不少是弃儒从贾的,经商后仍亦儒亦贾的。还有些儒商,虽在商界中,却‘仍尤潜心于学问无虚日,琴棋书画不离左右,尤熟于史鉴,凡言古今治乱得失,能历历如指诸掌'。更可贵的是一些徽商不仅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翰墨知识,而且还将民族传统文化引以为立身行事、为贾经商的准则。他们还特别重视家风门风建设,以廉勤治家,以诗书传家。徽商的这些精神、品行、风尚,至今都值得为商为文者学习。在今天,这些精神文化遗产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就是一定意义上的中国精神、民族灵魂、价值体系、文艺方向、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艺发展当随时代,文艺要为社会与人民服务。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号召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也是对我们书画艺术家们的勉励与鞭策。最近,习总书记又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代表大会上,要求文艺家们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出乾坤。我以为这四句话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共同的初心、追求、责任与担当。联系扬州八怪文化研究工作的实际,我们就是要在承上启下、传承传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真真切切地倾注心血,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当年的扬州八怪,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富于创新精神,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真诚关爱民生。时至今日都让我们不得不感佩:他们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可敬!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弘扬扬州八怪文化精神,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静得下内心,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平凡,经得住考验,真心实意地书写时代、书写生活、书写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传世的作品,做到上不愧于前贤,今不愧于时代,下不愧于子孙。惟有如此,我们的艺术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作者: 刘俊)

 展览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
2016年12月25日——12月29日
开幕时间:2016年12月25日下午2:30

研讨会开始时间:2016年12月25日下午4点
研讨会主题:“不忘初心”---徽商文化与扬州八怪
展览地点: 安徽文联美术馆(合肥市经济开发区繁华大道松谷路徽园内)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扬州八怪研究院
协办单位:安徽省黄山书画院  扬州尚水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