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童年牧歌

2016-12-01 来源:中国画刊 浏览:11164 次

        也许每个人都会把内心最柔软欢快的地方留给自己的童年吧?有的人把童年写进诗篇频频吟诵,有的人把童年谱成乐曲不时弹唱,有的人把童年当成美酒举杯邀饮,有的人把童年深藏箱底偶尔翻晒,有的人把童年融入笔墨倾情讴歌……

        著名画家叶家和老师正是一位孜孜潜心于“画童年”的丹青高手,在他几十年的笔墨生涯中,用锲而不舍的虔诚,特立独行,痴心不改地描画镌刻在他记忆中的童年:水牛,牧童,芭蕉,秋叶,荷塘,松风和秋雨,还有他从童年时代就向往的仙风道骨的古代高士。

        有一度,笔者曾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所不解:这样一位成功的画家,潜心绘事几十年,足迹远涉欧美,结交各路高人名流,开过大眼界,可是为什么画来画去始终离不开农家田园呢?后来看到我国著名书画大家范曾在《叶家和画集》中的亲笔题词顿时恍然大悟,范曾在题字中这样赞叶家和道:“家和作画,往往取材乡里,山歌、牧笛萦绕林壑,而或悬藤挂果、燕雀和鸣,得天然妙趣,信非南窗下可梦见也。”

         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评价,作画达到“天然妙趣”的境界绝非轻易所能做到。在叶家和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也免不了经历过困惑和迷茫。幸运的是,他天然的慧根、执着的痴性、虔诚的求索,加上及时出现的高人指点,使他避开了迷雾的困扰,找准了自己的方向。“牛和牧童及乡土的场景,它们是我童年生活中最亲切、最温馨的记忆。”

        原来画家钟爱的水牛,牧童,芭蕉,秋叶,荷塘,松风和秋雨等乡间景致、田园风光都是源于画家的童年记忆,难怪年复一年,这些题材在叶家和笔下总是能够灵思不绝、常画常新呢。

        叶家和将田园情怀诉诸笔墨,不仅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及收藏界与追捧,也得到了不少画坛高人的激赏和指点。

        那么叶家和先生与哪些“仙人”有过渊源呢?首先来自于金陵书画大家亚明先生。说来奇妙,亚明先生原名叶家炳,是叶家和本家族未出五服的兄长。但是叶家和直到年近50才知道亚明和自己有这么亲近的关系。亚明先生是通过叶家和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的作品了解到他的存在,之后主动告诉安徽来南京拜访的的两位画家,说自己在合肥有个家门弟弟叫叶家和,也是画画的,并来肥期间主动相认,两兄弟这才联系相见。

        亚明艺术上的卓越见识对叶家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老不仅在理论上阐述,还时常提笔示范,指出西画的速写线条与中国画线条的区别;多临多画唐宋名画,要以书入画,要中锋用笔。叶家和清晰地记得亚明教给他的顺口溜,诸如“见线就让”、“先扫地,后绣花”、“浓墨不死,淡墨不薄”、“墨不碰色”、“金边银角豆腐心”等等,这些都是亚老在多年中国画创作中集前人经验总结出的一系列作画规律。积累多年绘画经验和常于速写及人物造形基础的叶家和经此点拨,迷津顿开,画技自此突飞猛进。

        血浓于水,从此在东山《近水山庄》相伴相陪的日子里,兄弟俩畅谈艺术或畅游太湖名胜古寺,或听亚明随兴之所至传授作画心得、讲述扬州八怪、石涛、八大山人、文征明、徐青藤等古代名流的逸闻趣事及各自的技法和特点。毕竟是本家兄弟,即便到了中年相认,丝毫不妨碍心心相印,可能是唤起了对故乡田园的怀念吧,亚明对叶家和笔下的牛和牧童备极赞赏,鼓励他将这个题材要坚持画下去,还常在画面技巧和构图形势上给出自己的建议。

        叶家和没有辜负兄长的期望,他愈加用心作画,多次深入皖西农村,体验生活,作了大量牛的写生,细致观察研究,反复锤炼笔墨。逐渐形成了构图奇特、用笔简洁、墨色清雅、意境空灵、趣味横生的画风,在都市化程度愈演愈烈的今天,叶家和笔下那一片清凉明快、朴拙欢快、不见污染的田园牧歌生活的画面因其一去不复返而更加值得怀念,他用画笔构建出的那个亲切平和,温馨恬静的清灵世界成为每一个当代人心中不朽的童年牧歌。

        不止一位高人赞赏过叶家和的牧童与乡土画作,以画驴闻名的黄胄也曾经告诉过他:“你的画很生动,有生活,有乡土气息,看来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营养,要抓住不放。你以后画牛应注意牛角和蹄的质感,表现希望要在‘准’字上下功夫。你以后就画这个!”

        这些金口玉言益发增加了叶家和在创作上以田园农家为题材永不止步地走下去的信心。他已深刻意识到这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之永恒主题。

        每位画家都需要具备自成一家的独特语言,这种语言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个性追求。从自学摸索,到画名日盛,不可否认,叶家和先生以报社美术编辑身份跻身于当代有影响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实力派画家之列,与他骨子里的这份执着与虔诚是分不开的。

        从他人身上吸取养料是叶家和保持创作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在与范曾先生的交往中亦是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并受益匪浅。范曾豪放的画风、出众的才华以及待人接物中表现出的纯真正直品格,无不激发了叶家和充盈于内心的正能量。叶家和有写日记的习惯,其中有一段记录着20多年前他在德国举办画展时去看望范曾时范曾对他说的话:“家和,现在,你的画已去掉了污浊之气,现在你的画清净明目了,已有自己的面貌和风格。”

        结合范曾在不同场合的谈话,叶家和体会到,范曾历来主张画面干净。他认为画是画家内心的写照,内心有静气,落笔才会清爽准确,而干净的画面能显出一种精神贵气。这个观点十分锲合叶家和的追求,他觉得范先生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闲谈中除了谈诗论画,范曾还要求叶家和胸中要有文章学问,方可有豪情、有豪气,要多读书。告诉他当名家不够,要力争成为大家,谆谆叮嘱:“要以理性的智慧来驾驭奔腾的感情,作画、作书都应以此为准。”口头叮嘱说犹不足,范曾还当即在叶家和的小本子上写下这样几行字:

 冷静的思维                            

 奔突的热情

 渊博的学识         

 精湛的技巧

 崇高的人品

 大师必备之条件

 写完后又正正规规签上自己的名字日期。


        这样的交往持续了几十年,叶家和不仅与范曾结下了深厚情谊,两人还时有合作。例如《归牧》、《煮茗听琴》、《深爱少年时》、《竹林七贤图》等作品,皆为叶家和作画,范曾题字。而有一幅《高士逸兴图》,则是一次无心插柳的绝妙合作:许多年前叶家和有一次去巴黎拜访范曾先生,因范先生有事外出,他便随意拉了张五尺宣纸在上面画了位古代人物,没画完就扔到了一边。没想到几年之后两人再见面时,范曾拿出了这张他早已忘记的只开了个头的“废画”,只不过范曾先生在画面添加了童子、山石、瀑布等人与景物用笔明快挺键、瑾密酣畅,还题了词,立刻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一张构思高妙的《高士逸兴图》。叶家和说,从这张作品中他越发体会到了范曾作为绘画大家的高超过人之处,而范曾的“高”是建立在其非同一般的传统文化功底和卓越的造型写意本领之上的,这正是他心向往之、终身追求的境界。

         叶家和还记得有一次傍晚与范曾在花园散步,走着走着范先生突然停步,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家和,我告诉你一个作画的秘诀。”听此言叶家和立刻站定倾听,半晌范先生深沉认真地吐出两个字:“多画!”听完,叶家和先生深深地仰望远方的星空,沉思良久。家和心中默默念道“我懂了!”这是学习绘画的真谛,也是范先生为人之真谛——诚朴。

        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对叶家和来说,无时无刻不处于准备的状态,自打从小爱上画画,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小时候,他如饥似渴地画。当他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时,一块画满图画的小黑板就足以让他心驰神往。长大了,不管生活有多艰难,他只管心无旁鹜读文学作品、画生活场景。进入报社成为美术编辑后,职业和爱好有了密切的联系,更是没日没夜地画,写生、创作、发表作品,绘画填满了他的时间,带给他无尽的自信与乐趣。成名后,他一如既往地低调做人,力求心中一片清静,孜孜以求,不懈作画;退休后,他依然没有满足于现有成果,而是进一步研习绘画,并通过游历开阔眼界拓展视野,与更多的国内外同行交流。

         艺无止境,前路犹长,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的“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叶家和》的出版,给了叶家和先生更大的动力,愿“一根筋”画家继续特立独行,再上层楼,让更多的人走进他描绘的精神家园,去呼吸,去徜徉,找回我们最质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