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相磐
著名画家
  • 物我相忘 情感再现 ——访著名画家光相磐先生

  • 2023-09-18  作者:朱梓源  来自:光相磐 点击:11027 次
  •   

           眼前,是长5.8米、高3米多的巨幅画《五虎图》,整整占去了客厅的一面墙。画中五虎,神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站在画前,犹如身临虎穴之中,敬畏之情顿然而生。那立虎,惬意之态触手可掬;那蹲虎俯着凝视,仿佛观云听瀑:特别是那啸虎,双目圆睁,银须上翘,引颈展聘,山鸣谷应,展示那“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的气势。 

           这幅画作者,就是蜚声画坛“画虎世家”传人光相先生。光相磐自幼随父学画,其父光元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是声震画坛的画虎名家。光老先生曾在上海新华艺专拜“画虎大家蜀人虎痴”张善孖先生为师,眼界益开,其艺尤进。他在重庆举办画展时,于右任亲题展名,张善孖先生赠画并出席祝贺,一时光老先生画展蜚声山城。

     

           1958年,18岁的光相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艺术学院。几十年来,他牢记父亲“熟能生巧”的教海,不停地追求、探求,创作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在绘画操作中总结经验。由于家传画虎总离不开家父的面貌,他常自我深思:“画了四十多年的虎,作品中是否有我?如何能跳出家学圈圈?”这才是新课题。

     

    《6060》向祖国献礼。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央视书画频道邀请全国六十位著名画家举办作品展,并邀请光相磐在央视书画频道现场作画。

           光相磐告诉我,他画虎不仅仅是为了形似,更重要是神似,他笔下的虎,并不是真虎的再现,而是把真虎的特点和性格典型化,使之更加“虎虎有生气”。只有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世间真、善、美的真情融化创作之中,才能“物我相忘,出神入化”。他丢开过去的画稿,不断地观察写生老虎,从虎的各个动态反复揣摩,直到熟练,运用自如。

     

    《四福图》180cm*95cm

           如今,他摆脱那种精工撕毛单一画法,和离开白粉便不能作画的局限,用小写、到没骨,再从大写到减笔,多种方法为山君造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倾注自己的感受与情怀,使光氏画虎达到更宽、更高境界。拿那幅《山鬼图》来说吧,这是根据屈原赋《山鬼》所作,“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窃窕”。不少名画家都以此作为绘画题材。光相磐笔下的《山鬼》,是用简笔加写意,勾勒出妩媚动人、含情脉脉的裸女“山鬼”,纯真而富有野性自然的美;那以写意表现的威猛的墨虎,像战神一样在护着那天使般的美少女,使整个画面出现刚与柔最完美的组合。难怪他在上海朵云轩举办画展时,一开展就被收藏者看中。

                                                                                                             《气势山河》180cm*95cm                   《听雨图》180cm*95cm

           虎是猛兽,形象可畏,想把这一点画出,并非难事。但作为艺术家,心灵应是充满爱的情感世界,不仅仅要画出虎的威猛,而要把虎的闲适、惬意、妩媚,甚至有时孤寂沉思之态表达出来,就很不易。他深知要想画好虎光靠熟练的技法还是不够的,没有充满对人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动物的爱,就不可能有好的作品。在光相磐作品中不难看到那各种题材的,用不同技法画的虎:那合欢虎,相互舔抚,交颈共乐,仿佛是田园情侣,情投意合;那母子虎,乳虎依偎母身,撒娇吮尾,甚为可爱。


    《佛光普照》180cm*95cm

           相磐先生不仅擅画虎,山水画也是他的特长之一。他师承王石岑、徐子鹤,在几十年的创作中汲取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各地展出时受到好评。有家说:“相先生如不画虎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山水画家。”在他的笔下,黄山既有宏伟的气势,又有动感变化万千的云海,深受好评。在1992年日本办画展时,日本朋友特订巨幅屏风山水。他认为一个山水画家只是玩弄笔墨还远远不够,表现山的精神、神韵和神魂才是天理。


    《千里淮河柳伴随》244cm*122cm


    《黄山雪松图》

           如今光相磐先生85高龄但精神矍铄,每天坚持读书绘画,如他自已所说80多岁正是我创作的最佳时机期待光老有更多佳作问世。


    作家:袁 泉

    编辑:朱梓源

    • Copyright©2017 www.cnhua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画刊网
    • 北京市海定区紫金数码园1号2号楼2层209  电话:18601002511
    • 皖ICP备11001565号-3
  • 中国画刊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