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平
新安画派著名画家
  • 再话新安三张 ——略论其风骨精神风格特色及其他

  • 2019-04-09  作者:李媛媛  来自: 点击:15354 次
  • 首次接触新安张氏,肇于歙县。余主编歙县历史文化丛书凡十二本,含《画坛新安风》,涉猎有焉,印象鲜明。多年后,在省博参观张家三代画展,深为震憾。见其中巨幅仅简单衬托,心中戚然。反观一些显摆以至涂鸦之作,装裱富丽堂皇,黄钟瓦釜之叹油然而生。丁酉之夏,品味仲平先生五百里四季黄山图,但见山岳竦峙,树木葱笼,云海弥漫,瀑布飞泻,气象万千,不禁信笔赞之。秋,复搦管草就《沧桑风骨——新安三张百年丹青》序。

    戊戍谷雨,霜断物润,“翰逸神飞——新安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三代书画展”在徽州故里隆重举行。丹青妙手、学界巨擘、高层人士、书画爱者八方云集,盛况空前。欣赏赞叹之余,精英阔谈纵议,语惊四座。余亦即兴感怀,略述一二,因辑录索句,遂追记于下。


    其一,新安三张之风骨精神

    新安画派发韧于渐江。弘仁曾投身反清复明,后出家明志。其画风宁静冷峻,观之寒气摄人。石涛、梅清萧远飘逸,皆寄寓深广。中国士大夫入则济世,出则独善,老庄告退,山水方滋,付诸书画,操守持焉。宾虹早年从事革命,如晦岁月,积墨倾吐郁愤;暮年沐浴朝阳,华滋渲染时代。

    新安张家三代如出一辙。翰飞曾履职效国,推助晨潮,梦萦徽州,家国情怀深矣。君逸不事敌寇,为光复“大好河山“,投笔从戎。他教育报国,资助抗战,捐赠藏品于桑梓。火荼岁月,画作光彩照人。仲平虽几陷困顿,仍不怨不伤,若“徽骆驼”之坚忍,自强不息,包容时事,流溢心中光彩。一家三代所作精品,悉数捐赠,慷慨大义。沧桑风骨,家国情怀,时代精神,三代一脉相传也。


    其二,新安三张之艺术特色

    新安三张师承古人,脉传新安传统。追寻宋元,渊源深厚;师从造化,摹形存真;转益多方,兼收并蓄;顺应潮流,推陈出新。若从丹纳艺术之论,地理、物产、族类、气质影响大焉,纵观根本,新安仍为其正宗也。

    拂去尘埃,明珠惊现;开放之日,眼界岂限一域,海内自有公论。名流泰斗,誉之三代奇观,蔚然大家。画史研究者称,之于黄山,渐江得其骨,石涛得其神……仲平得其魂也。

    新安三张书画,传统笔墨蕴藉相致,又因时代与秉性异彩纷呈。三代艺术成就多面,风貌多元,时雄浑时秀美,或古色或新香,盖因物相各异、心境变化而有所不同。若论总体印象,其风格特色或曰:翰飞学养深厚,高古沉雄,君逸天纵英才,风骨俊逸,仲平坚韧执著,慷慨苍润。简言之,沉雄,俊逸,苍润,三代各精髓要义也。

    刘熙载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余亦曾言: “城之无水,山之无云,美人无睛,灵气尽失矣”。古人画云,常用留白与勾勒两法,前者惜少流动之韵,后者易陷装饰程式,所谓山云各处,泾渭分明,往往‘隔’也。况且黄山之云,四季朝暮,互不相同,阴晴浓淡,变化万千。昔余作黄山颂时,虽从缥缈、流动、倾泻、喷涌等层面,着力描述黄山之云,仍遗憾于文笔之不逮。“存形莫善于画”,余始信焉。画界善云者匪鲜,然捕捉黄山之云时,亦常叹不若摄影容纳之利,无奈洒之以墨,泼之以彩,以期巧夺天功。就描绘黄山而言,山体与云雾潜入妙和,氤氲盎然,仲平先生无疑成就居高。“拖泥带水”,“水乳交融”,”一笔多皴”,中心摇动,笔下云烟。就其技艺而言,亦可命之“仲平笔法”也。


    其三,新安三张与名人效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往今来,无垠天空,民族精英、各类名人若星汉灿烂,光耀千秋。从某种程度讲,名人就是标志,就是形象,就是旗帜。

    记得主政歙县期间,余曾发现,载入《辞海》皖人上百,其中歙籍三十之多。名城因名人而名,追慕先辈,见贤思齐,增强自信,青出于蓝,光复旧物,再铸辉煌,以为不竭动力。余亦沉思,上述名人,大抵在走出安徽,融入外地空间和文明后始得功成。曾几何时,就书画界而言,出生入死‘’,一语成谶,例不孤也。君不见,岒南派一举推出数十位大家,集群列阵,海派、京华、浙江自不待说,金陵、长安、东北亦异军突起。何期唯我人文安徽稍显沉寂耶?

    新安画派自横空出世,即独步画坛,影响深远,历代大家层出不穷。翰飞新安三雄,为安徽百名历史文化名人,不可撼也。君逸作如是说?其好友江兆申去台后声名远播,重访大陆时,业内趋之如鹜。兆申忆之君逸,充满怀念景仰之情。仲平长期甘于澹泊,若非画界巨擘史家泰斗慧眼,若无高层赞誉民间喜爱藏家欣赏,恐亦让人生发沧海遗珠之叹也。

    素闻,白石老人曾云:龙士画荷,吾不如也。又云:国人不知此人,深以为耻。又闻,黄叶村怀才不遇,贫病交加中离世,方毅观其遗作,痛惜感慨而言:张张都是国宝!刘惠民盖因性格耿介,亦不受善待矣。

    设坛扬幡,经营自我,情理之中。墙外花香,不识大隐于市,亦可谅也。些许艳羨,些许嫉妒,吾不得解之。至于无知无畏,乐于侣巷野语,殊为悲悯。所幸于今吾省美学执祭酒者如郭因、祥明诸君,德艺双馨,温文尔雅,热心护老扶新,以为职责所在,省博亦慧心法眼,大批书画家潜心深耕,皖风扬帜、徽韵铿锵之日可待。余之所盼,唯珍惜名人资源,不时集中宣传,注重培养打造名人,英才辈出耳。新安张家六代翰墨,三代大家,堪为罕见奇观,其名人效应已然彰显。逢此明时,不亦悦乎!


    其四,新安三张和区域影响

    歌德曾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换言之,越是区域的,越是全国的。 溯根求源,安徽大地上,画坛有两座高山,一座叫新安画派,一座叫龙城画派。

    龙城画派余熟悉较早,安大七八级大学同学孟方系萧龙士外孙、萧承震之侄,亦善书画;民政厅同事萧志远系龙士关门弟子,二君对余了解龙城画派,耳熟萧县乃国画之乡,颇有引领之功。发韧于龙城,逐步形成江淮大写意群体,蔚然大观。

    新安画派过去知道一些。九六年至两千年,余先后主政休宁、歙县,复任职黄山市。八年春秋,耳濡目染,于此感受不可谓不深。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亦为政之要也。宣传、弘扬新安画派,无疑是其中绚丽篇章。一江春水泻丹青,满城古韵动心扉,名人故里旧踪溯,徽州遗影入梦围。当年,初赴歙县,余曾引发过如许之叹。诗中所述之江,乃山水画廊新安江也。新安张氏,祖籍新安江畔之定潭,畔上古樟森然,仿佛新安画派之树根深叶茂,生机蓬勃。值此新安三代书画展之际,张氏世交远道而至,仲平众多弟子他地沓来,亦从侧面见证着新安三张之区域影响,已然越过局地。

    南新安,北龙城(今曰江淮),乃最具区域象征、安徽特色的画界风景线,窃以为从全局计,从战略考量,应潜心呵护,着力营造,引领皖境玉带。

    固然,余亦深知,安徽名家与善画者何止新安与江淮派耳。余曾多年参与主办军民书画联谊,于今联谊已逾四十届。联谊时,见识过宿老功夫和新秀潜力,其中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名冠四方、才华横溢者多也。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亦善莫大焉。

    先贤曾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又云,文章乃大道,应合时势而作。书画,寄托着作者情怀意绪,堪称心中圣地与家园。时势,时代精神与作者阅历、内涵有机结合,方可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之宏篇巨制。于此,新安三张的实践和成就可资当下借鉴。翰逸神飞——新安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三代书画展期间,余亦就此向仲平之子张宏、弟子文林等才俊谈及,期冀从主题、载体等方面有新的探索,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赘述的了。  

    戊戌谷雨次日,夜半时雨,余亦伴沙沙雨声追记余之发言。记毕已旭日临窗,远望山川竞秀,云蒸霞蔚,草木丰茂,新安江水奔腾不息也。

    (叶如强,于徽之屯溪)


    • Copyright©2017 www.cnhua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画刊网
    • 北京市海定区紫金数码园1号2号楼2层209  电话:18601002511
    • 皖ICP备11001565号-3
  • 中国画刊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