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章
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
  • 从陈金章的艺术创作看岭南派山水画的新高度

  • 2018-10-18  作者:邵大箴  来自: 点击:16890 次
  •   读陈金章先生的山水画有个突出的体会,那就是他的艺术创作包含了一切艺术之所能感动人的两个基本要素:劳动的难度和发自心灵的创造智慧。艺术创作是人的手、脑和心合作的产物,它的技艺部分如国画的笔墨功力、油画的造型和色彩表现力等,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长期反复的实践方能获得,要靠千锤百炼方能完善,这里来不得半点取巧。在这个意义上,说画家是“手艺人” ,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光有手艺,仅凭劳动的难度与强度还不能造就好的艺术家,也不能创造出杰出的绘画作品。因为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心灵智慧的结晶,是他观察、体验生活、领悟艺术创造原理的产物,也是他心智、灵性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又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他是在审美上超越一般人的创造者。陈金章艺术的过人处,正是在于他既是一位诚实勤奋的实践者,甘心默默无闻地从事艰苦的艺术劳动,又是一位在艺术上不断有所追求、有所探索和有所创新的艺术家。

      陈金章解放前在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学习,师从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诸位先生。1950年至1956年,又先后就读于广州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接受以培养写实造型功力为主要目标的学院教育,并曾一度迷恋油画艺术。显然,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国画的审美原理与创作方法有别于以块面造型为特点的西画,当陈金章决定献身传统的山水画创作之后,他面临的是如何消化自己学习西画的观念与技巧,使之有机地融合在中国画的创作之中。在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两种不同美学体系的中西绘画虽有观念与技巧的差异,但也有共同的追求,不是完全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关键是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所作的努力是要把西画的某些造型观念与技巧用于中国画创作,纳入中国传统绘画的格调与趣味。在这方面已经做出出色探索成果的岭南画派的先行者们,为他树立了榜样。

      首先,他跳出了山水画中刻意描写新社会变革的题转材,逐渐向描写河山之美,表现自己面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受,重写意、抒情。他的画不求表面的题材新,而是在绘画语言中体现出作品的新意。许多作品以自然界的景象做标题,如《春雨》 《春瀑》 《秋声》 《暮归》《潮》 《江湾夏日》等。他承继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写生传统,广泛搜集作品素材,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画稿。但陈金章的画很少是写生小品,他一般是在素材稿的基础上精心构思、提炼,升华为完整的构图。精细笔墨是他山水画的一个鲜明特色。他较少用大笔勾画和用大块墨色渲染,而多用细笔中锋点擦皴染,精细中沉雄朴茂而又秀逸多姿。在构图章法上,事先他就有胸有成竹的安排,很少临阵发挥取偶然效果。整个画面的操作过程以“慢”为特色,在慢中求精,求力和美的表现。在性格上,画家历来有偏重于感性和偏重于理性的两种类型。陈金章无疑属于后者。他的画在清晰、明朗的基调中渗进朦胧、虚幻的感觉和率意的笔墨情趣。这表明,他善于在偏重于理性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巧妙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激情。

    • Copyright©2017 www.cnhua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画刊网
    • 北京市海定区紫金数码园1号2号楼2层209  电话:18601002511
    • 皖ICP备11001565号-3
  • 中国画刊手机版